从煮鸡蛋看工业思维和农民意识
发布日期:2015-08-05浏览:3119
说起煮鸡蛋,谁不会啊?可是我要问你,如何煮一个溏心的鸡蛋?恐怕你就不会了。其实很简单,把鸡蛋放入凉水里浸泡3-5分钟,然后放入凉水中煮开,后用小火(开水冒小泡的状态)煮8分钟就可以了。这是英国一家机构专门研究出来的,多年来,他们不断向人们传播煮溏心鸡蛋的方法,《经济观察报》刊文介绍了这种方法,我如法炮制,果然煮出来的鸡蛋是溏心的,特别好吃。
这件事让我陷入思考:这么简单的方法,为什么我们煮了一辈子鸡蛋都没有发现?
我看过一部纪录片,这样的场景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在美国一个家庭农场,一家三个人杀鸡都要搞个机器,分工操作,有人专门放血,有人专门摘毛,形成流水作业。我自然想到,如果是中国人,会怎么做?于是,专门到市场观察,我发现,节假日前,通常菜市场卖鸡的档口都特别繁忙,无论怎样忙,杀鸡的小工们都是各干各的,从杀鸡放血到除内脏、洗净,全部程序一个人操作,我们很难想象在三个人中间做到明确分工,流水作业。
这样的行为差异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是意识的不同。
美国人是典型的工业思维——分工与协作。
亚当ž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章就论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他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他分析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现代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分工使得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但也使得工序和工序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依存度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品质会影响到别人,正因为如此,它需要用标准来规范工作行为,达到有效协作。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ž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总结第二次浪潮(工业化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标准化,这是工业化社会的潜在法则。因为,工业化社会生产千千万万同样的产品,大规模生产要求机器、产品、工序的标准化,没有精确的标准,生产就不能有序进行。这和传统的农业社会完全不同。传统农业耕作基本是个人行为,不需要标准来统一。你的效率、质量和别人没关系,工业化社会则不同,在现代化流水生产线上,每道工序必须精准,否则,会影响其他工序。
由此,标准化的原则,逐渐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工业文明需要标准化的重量和长度单位,所以,法国大革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把工业化以前欧洲普遍使用的杂七杂八的度量单位加以改革,使用“米”制和新的历法,统一的度量制度在工业化过程中很快普及到全世界。又如,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一个相应的标准货币,甚至标准价格。工业化各国逐渐地做到了禁止一切非政府发行的货币,而实行了单一的标准货币。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创始人西奥多ž伐尔不仅使电话机及其原件标准化,而且把他的公司的业务程序和行政管理也标准化了。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则将工人在劳动中的每一个动作实现了标准化,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这才有了科学管理。
在农耕时代,各国、各地方的时间是各自确定的,因为火车的运行,全世界使用了统一的标准时间。
标准化带来的是秩序和效率。
有人说,要想让德国人干好工作,你给他标准就行了。在德国,连家庭主妇出门都带着小笔记本,她们不断记录一些事情,最后形成标准,例如,学习一个新菜式,她要记录下糖、盐、酱油等等的精确用量以及烹制的程序,这是工业思维带来的行为习惯。
中国人做许多事是根据感觉来做的,即便有流程,也是模糊的,这是农耕思维的遗留。因为古代农民种地主要靠老一辈的感官经验传授,不讲究科学方法,所以,也不需要精确,八九不离十就可以。因此,在我们的语言中,有很多模糊的概念,例如,农民会讲他“用了一袋烟的工夫”做什么事,一袋烟的工夫是多久?这是时间概念上的模糊,农民每天种地不需要把时间精确到分秒,差一点也和别人无关;而在现代工厂,机器的运行都是精确到分秒的,不能有时间上的误差,否则,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所以,工业化时代人最基本的素质是“守时”。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农民意识根深蒂固。例如,不守时,不把标准当回事,凡事喜欢自己从头做到尾,不善分工协作,“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等等。
对于标准,我们堂而皇之地认为,凡事要变通,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标准要跟着人走。这样看似方便灵活,其实效率低下,例如,在知识管理方面,靠口传亲授,师傅带徒弟式的知识、技艺传播方式,沟通成本高,速度慢;因人的理解能力不同,会导致高误差率;还因有些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文字的详细记载使得许多技艺失传。
其实,煮鸡蛋这件事,要想研究出标准不难,反复试验,总结一下,谁都能做到。问题是,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有精确的量化标准和操作方法,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通过简单的文字介绍,只需10分钟就能让全世界的人学会煮溏心鸡蛋,知识传播的效率之高,这是农耕时代的口传亲授不可想象的。
我忽然悟出,麦当劳为什么能迅速扩张至全世界每个角落?因为,它对餐饮业进行了一次革命,将工业化的标准引入餐饮,这样做的结果,第一,流水化作业,提高了效率,这是快餐必须的;第二,它不用仰赖任何大厨,只需通过标准的制订和培训,就能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生产出一样品质的汉堡包,这使它的经营模式具备了可复制性,为特许加盟经营奠定了基础,因此,它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传统餐饮店。
如果要问麦当劳是什么?我的回答,它首先是披着餐饮外衣的工厂,它是工业思维的完美体现。
麦当劳为什么诞生在美国而不是中国?换而言之,中国是餐饮大国,为什么没有世界级餐饮企业和品牌?
答案显而易见。
这件事让我陷入思考:这么简单的方法,为什么我们煮了一辈子鸡蛋都没有发现?
我看过一部纪录片,这样的场景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在美国一个家庭农场,一家三个人杀鸡都要搞个机器,分工操作,有人专门放血,有人专门摘毛,形成流水作业。我自然想到,如果是中国人,会怎么做?于是,专门到市场观察,我发现,节假日前,通常菜市场卖鸡的档口都特别繁忙,无论怎样忙,杀鸡的小工们都是各干各的,从杀鸡放血到除内脏、洗净,全部程序一个人操作,我们很难想象在三个人中间做到明确分工,流水作业。
这样的行为差异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是意识的不同。
美国人是典型的工业思维——分工与协作。
亚当ž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章就论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他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他分析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现代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分工使得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但也使得工序和工序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依存度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品质会影响到别人,正因为如此,它需要用标准来规范工作行为,达到有效协作。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ž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总结第二次浪潮(工业化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标准化,这是工业化社会的潜在法则。因为,工业化社会生产千千万万同样的产品,大规模生产要求机器、产品、工序的标准化,没有精确的标准,生产就不能有序进行。这和传统的农业社会完全不同。传统农业耕作基本是个人行为,不需要标准来统一。你的效率、质量和别人没关系,工业化社会则不同,在现代化流水生产线上,每道工序必须精准,否则,会影响其他工序。
由此,标准化的原则,逐渐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工业文明需要标准化的重量和长度单位,所以,法国大革命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把工业化以前欧洲普遍使用的杂七杂八的度量单位加以改革,使用“米”制和新的历法,统一的度量制度在工业化过程中很快普及到全世界。又如,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一个相应的标准货币,甚至标准价格。工业化各国逐渐地做到了禁止一切非政府发行的货币,而实行了单一的标准货币。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创始人西奥多ž伐尔不仅使电话机及其原件标准化,而且把他的公司的业务程序和行政管理也标准化了。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则将工人在劳动中的每一个动作实现了标准化,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这才有了科学管理。
在农耕时代,各国、各地方的时间是各自确定的,因为火车的运行,全世界使用了统一的标准时间。
标准化带来的是秩序和效率。
有人说,要想让德国人干好工作,你给他标准就行了。在德国,连家庭主妇出门都带着小笔记本,她们不断记录一些事情,最后形成标准,例如,学习一个新菜式,她要记录下糖、盐、酱油等等的精确用量以及烹制的程序,这是工业思维带来的行为习惯。
中国人做许多事是根据感觉来做的,即便有流程,也是模糊的,这是农耕思维的遗留。因为古代农民种地主要靠老一辈的感官经验传授,不讲究科学方法,所以,也不需要精确,八九不离十就可以。因此,在我们的语言中,有很多模糊的概念,例如,农民会讲他“用了一袋烟的工夫”做什么事,一袋烟的工夫是多久?这是时间概念上的模糊,农民每天种地不需要把时间精确到分秒,差一点也和别人无关;而在现代工厂,机器的运行都是精确到分秒的,不能有时间上的误差,否则,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所以,工业化时代人最基本的素质是“守时”。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耕文明,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农民意识根深蒂固。例如,不守时,不把标准当回事,凡事喜欢自己从头做到尾,不善分工协作,“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等等。
对于标准,我们堂而皇之地认为,凡事要变通,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标准要跟着人走。这样看似方便灵活,其实效率低下,例如,在知识管理方面,靠口传亲授,师傅带徒弟式的知识、技艺传播方式,沟通成本高,速度慢;因人的理解能力不同,会导致高误差率;还因有些内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文字的详细记载使得许多技艺失传。
其实,煮鸡蛋这件事,要想研究出标准不难,反复试验,总结一下,谁都能做到。问题是,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有精确的量化标准和操作方法,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通过简单的文字介绍,只需10分钟就能让全世界的人学会煮溏心鸡蛋,知识传播的效率之高,这是农耕时代的口传亲授不可想象的。
我忽然悟出,麦当劳为什么能迅速扩张至全世界每个角落?因为,它对餐饮业进行了一次革命,将工业化的标准引入餐饮,这样做的结果,第一,流水化作业,提高了效率,这是快餐必须的;第二,它不用仰赖任何大厨,只需通过标准的制订和培训,就能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生产出一样品质的汉堡包,这使它的经营模式具备了可复制性,为特许加盟经营奠定了基础,因此,它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传统餐饮店。
如果要问麦当劳是什么?我的回答,它首先是披着餐饮外衣的工厂,它是工业思维的完美体现。
麦当劳为什么诞生在美国而不是中国?换而言之,中国是餐饮大国,为什么没有世界级餐饮企业和品牌?
答案显而易见。